fun88论坛-fun88公益网,fun88BBS第一人气社区

搜索
查看: 792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散文随笔] 人间不识花有名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20-4-19 08:1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不认得字儿的叫文盲,辨不清颜色的叫色盲,照这么说的话,我还该有个名字,叫——花盲。
花儿,我倒是认得的,鲜鲜的,艳艳的,香香的(即使没有馨香的味儿,也会让人联想出香甜来,不是么?),傻子才不认得花儿呢!可“花儿”是个多大的概念哪!光是按颜色来分,就会让你觉得你所掌握的那些描绘颜色的词儿是多么的平淡无奇,缺少想象力,反正我只会用“五颜六色”或是“五彩缤纷”来糊弄自己了。再若按形状来分,也少不得你拙嘴拙舌,词穷而难以达意了——至于植物学意义上的什么十字科,蔷薇科,木兰科等等,也只能给花儿们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,只有老天才知道那一朵或那一瓣是个什么样子。还有就是花的名字了,我们总不能把什么花都叫“花儿”吧,难不成你无论见到谁都喊他“人”么,她总得有自己的种属。门、纲、目、科、属、种,这样才叫科学的区分,所以能按照这样的分类叫出一朵花的名字,才真是识花的大家呢!
咱们这些烟火草民毕竟不是搞植物研究的,所以叫不出一朵花的名字情有可原。可像我这样只能把各型各色的花都只叫做“花”的,似乎也不怎么着调。起码可以叫得上几枝的名字,才显得自己有见识一些,不然还让人怎么附庸风雅呢。每到春天的时候,大家伙儿可爱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图了,那可真是个“花花世界”呀,看得我都眼花缭乱了。我呢,瞅瞅这个,再瞧瞧那个,觉得那些个尤物没一个能跟我搭上界的——人家个个仙气逼人,美艳不可方物,只有我像是被谁遗弃在凡间。没见过呀,好不容易遇见一个似曾相识的,还叫错了名字,就像把梅花说成了桃花,把玫瑰说成了刺木苔似的,能让人尴尬好一阵子。
桃花,我自然识得,可桃花俗呀,跟杏花、梨花一起,新农村三姐妹,我也只配认得她们仨儿了。再说了,那哪是什么花儿呀,人家根本没把她们当花儿养,那就是等着她们谢了长果子呢!你说,谁养花是为了长果子,就等着把她塞进牙缝里的一天?能认得刺木苔,也算不错的了,毕竟那真是花了——蔷薇耶,学名多雅致。
为自己辩解没啥用,土包子就是土包子。不过后来我学聪明了,从网上下了个叫“形色”的软件,只要拍下看到的植物,他分分钟就能告诉你那叫什么,而且还是学名,说出来特显自己有知识。我试了几次,好用。像这会儿,我就知道小时候挖来喂猪的刺荄叫“蓟”,吃的满嘴儿冒紫汁儿的咽口子叫“龙葵”,满地长的猪耳朵棵子叫“车前草”......这些个名字,早前在书上见过,还以为是什么宝物呢,却原来是整天在咱们脚底下踢踢绊绊的东西。
后来,我用他来认花,识别率虽没有百分百,但八九不离十。上回,群里一个文友发了个同株两色的花,看着挺新奇,于是“形色”了一下,认得了,叫“鸳鸯茉莉”,是由一条枝上长出一朵白色一朵紫色系的茉莉而得名。新开的花是紫的,往后慢慢变白,所以两色了。这家伙原来是抄袭了金银花的作业,不同的是金银花开时银白,谢前金黄,所以俗成了“金银”,被人起了个一股子铜臭味的名字;人家原名可是“忍冬”,瞧,多有骨气,多有内涵,多积极向上,充满了正能量。这哪里是你鸳鸯茉莉可比的,你那花语可是“见异思迁”呀,名副其实不专一的货。
自打有了这神器,便觉得自己忽然间博学起来。
我们学校有块空地,其实也不算空,小叶黄杨和红叶石兰铺排了不少,因为在新建的食堂边上,工人们手脚太重,毁了不少,比起其他地儿就显得荒凉一些。校长是个追求完美的人,每天去食堂经过这块地儿,总看着,心头就搁上了一件事儿。  
大约是去年秋季开学后没几天,我忽然发现那块空地儿上长出了些什么,柔柔弱弱的嫩芽却又满含蓬蓬勃勃的生气,野草一般但却又本本分分的,有人工而为的痕迹。后来,随着他们慢慢成形,我竟然“形色”出“格桑花”来!
这名字,熟呀,满满的藏地风情,似乎只住在诗歌里。学校的一个角落竟然长出了诗一样的花儿来,怎不叫人兴奋。问了同事,才知道原来是校长网购的种子种下的。
格桑花,又叫格桑梅朵,藏族人民的幸福花。格桑即“幸福”之意,梅朵,藏语“花”的意思。格桑花其实并不是指某一种花,大凡可以给藏民带来幸福的最美丽的花,都可以叫格桑梅朵。我们所谓的格桑花却是一种叫“波斯菊”的花儿。这名字舶来的意味太浓,所以大伙儿还是比较喜欢她本土的名字——“秋英”。
秋英,又叫“张大人花”。
相传,上世纪初,清廷任命张荫棠为副都统,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,到西藏办事,借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。1906年11月,张荫棠进入西藏。进藏时曾带入各种花籽,试种后,其他花籽无法生长,唯有一种花籽长出来呈“八瓣”形,且耐寒,花瓣美丽,颜色各异,清香似葵。一时间,拉萨家家户户都争相播种,这种花生命力极强,自踏上这片高天阔土,就迅速传遍到西藏各地。然而谁都不知道此花何名,只知是驻藏大臣张荫棠大人带入西藏的,故起名“张大人”。
原来,格桑花并非出自名门呀,民间出品,不过是“出口转了内销”。据说,因格桑花耐寒,耐旱,色彩艳丽,又适合规模种植,所以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。校长这一做法,倒是跟得上时代步伐。搞教育,就得这样,不然肯定被淘汰。
如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物质享受一日好过一日,人们渐把注意力转到精神层面,养花种草的自然就多了起来。所以,多认得几株花草,倒像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了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播台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